重塑对话——科学技术史、医学史与当代世界 北京论坛(2023)分论坛成功举办

11月3日-5日,由排列三开奖承办的北京论坛(2023)“重塑对话——科学技术史、医学史与当代世界”分论坛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第二会议室成功举办。在为期三天的会议中,来自7个国家和地区、18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二十余位科学技术与医学史学者,共同探讨面临后疫情时代全球社会对于“重塑对话”的热切需求,科学技术史和医学史学科将如何积极促进国家之间,科学社群与社会大众之间,科学、医学与人文之间的对话与交流。

参加本次论坛的嘉宾有自全球多所高校汇聚北大的日本神户大学教授塚原東吾(Togo Tsukahara),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教授阿梅龙(Iwo Amelung),德国马普科学史研究所驻访学者韩嵩(Marta Hanson),日本东京大学教授铃木晃仁(Akihito Suzuki),以及国内学界顶尖专家如北京大学教授郭莉萍,清华大学教授吴国盛,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潜伟,北京大学教授周程,北京大学教授张大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石云里,南开大学教授余新忠等。通过线上参会的学界同仁包括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教授詹嘉玲(Catherine Jami),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Simone Turchetti,美国加州州立理工大学普莫娜分校教授王作跃,德国基尔大学教授史安梅(Angelika Messner),英国爱丁堡大学教授白馥兰(Francesca Bray),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校教授范发迪(Fa-ti Fan),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教授Roy Macleod,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教授舒喜乐(Sigrid Schmalzer)等。排列三开奖系主任、教授张藜,副教授陈昊,助理教授雷震(John Alekna),助理教授马大年(Daniele Macuglia)也出席了会议并发言。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北京论坛高端顾问委员会主席、排列三开奖创系主任韩启德院士为分论坛开幕致辞,他系统介绍了北京大学科学技术史与医学史学科的历史渊源、发展现状及未来愿景,并重点阐释了本次分论坛的主题,提出科学技术与医学史学科应当积极发挥促进多元文化交流和理解的使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所贡献。

3日下午举行的分论坛第一场由张藜教授担任主持。塚原東吾教授以“历史上的气候变化:回顾与展望”为题,以东亚地区为例,从科学史的角度,讨论了历史研究如何抢救性保存气象科学数据,为分析气候变化及其衍生问题做出贡献。郭莉萍教授以“中国叙事医学概览”为题,介绍了叙事医学从引入中国,到发展成为“中国特色叙事医学”的历程,以及“中国特色叙事医学”的主要特点,并对医学人文学科的发展做出展望。

3日下午举行的分论坛第二场由马大年助理教授担任主持。詹嘉玲教授以“翻译资料:促进科学、技术和医学史学家之间的对话”为题作报告,强调了以全球视野开展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研究过程中数据全球共享的重要性,以及对前现代史料进行翻译的必要性,并对如何更好地翻译史料提出了若干建设性意见。阿梅龙教授的报告以“中国科学技术史作为国际事业之历史学研究”为题,围绕若干核心人物和研究案例介绍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国际合作研究,通过审视研究取向的变化轨迹,为未来国际社会如何全面了解中国对科学技术的贡献作出了提示。Simone Turchetti教授的报告题为 “找到差距!科学、技术和医学史作为识别和解决全球不平等问题的方式”他以研究数据的全球分布为例,进一步揭示了全球科学、技术和医疗资源分布不对称、各地区发展不平等问题的历史起源,为发现国际合作机遇提供了分析工具。

4日上午举办的分论坛第三场由石云里教授担任主持。吴国盛教授在“中国科技史学科的回顾与展望”的报告中,系统追溯了中国科技史学科的发展历程,认为中国科技史学科的早期发展,更多服务于爱国主义的需要,提供的更多是“科学家的科学史”、辉格史、实证史、专科史。21世纪的科技史研究已经转向综合史、思想史、社会史、西方史,服务于更好地理解科学,开展通识教育,突出科学的文化维度。潜伟教授重点关注“技术创新史的当代价值”,他分析了历史上若干重要的创新案例,以此阐明技术创新与技术发明及科学的差别。他强调,要高度重视创新史研究,更清晰地发现创新的本质和运行机制,从而应对和解决创新在当代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王作跃教授的报告主题是“留美华人生物医学科学家从冷战到新冠的经历和贡献历史研究”,他考察了建国后生物医药领域一批优秀华裔科学家的留美经历,探讨了地缘政治、职业网络和个体因素对于这些科学家职业发展的影响,以及他们如何帮助重塑美国、中国的科学和教育政策。周程教授做了“病毒是什么?——人类发现首个病毒TMV的过程考察”的报告,从科学思想史的角度,研究了烟草花叶病毒 (TMV) 发现的历史过程。他指出,科学发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跨时代、跨国别、跨专业科学家持续性集体学习的结果,唯有鼓励质疑、宽容异见的科学生态,才能推进科学的创新和发展。

4日上午举办的分论坛第四场由余新忠教授担任主持。张大庆教授的报告“科学技术史教育的当代意义”围绕科学技术史教育,尤其是医学史教育在我国的发展过程展开,他强调,科学技术史和医学史教育,是科学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以包容性、多样性、跨学科为特征,帮助学生塑造更加广阔的视野。石云里教授的报告为“知识引进与文化理解:来自明清西方天文学引进的启示”,他细致考察了明清时期对于“回回历法”的引进过程。他认为,科学的跨文化引入不仅仅是引入实用技术和理论,文化理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甚至比知识本身更加重要。马大年助理教授在“计算机模拟的变革力量:追踪对COVID-19大流行理解的影响和重要意义”的报告中,审视了从古代天文计算到当代计算机模型的预测科学的发展,重点关注了计算机模拟在COVID-19大流行时期的关键作用。他指出,预测科学在具备更高的准确性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责任,呼吁谦逊和负责任地使用预测模型。

4日下午举办的分论坛第五场由吴国盛教授担任主持。余新忠教授的报告以“中国传统瘟疫叙事中的灾疫文化与现代启示”为题,他系统研究了中国应对灾疫的历史,认为中国应对瘟疫的传统方法,虽然从技术角度与当代方法相比,可能没有取得重大的实际成果,但传统的“灾疫文化”可以帮助人类克制贪婪,帮助实现可持续发展。韩嵩在“中国的叙事医学和叙事医学的中国渊源”中系统介绍了叙事医学学科的发展史,尤其是近十余年来已经在中国发展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叙事医学”,她呼吁中国应该给予叙事医学更多关注与支持。张藜教授的报告主题为“外交为科技’’:观察冷战背景下中国国际科技交流活动的另一个视角”,她以中国参与杜布纳联合核研究所和欧洲核子研究组织等历史事件为例,从科技发展的内在逻辑角度分析了跨国科技活动的驱动因素,同时关注外交关系对跨国科技活动的影响。铃木晃仁教授基于东京大治精神病院(1901-1945)的丰富档案,关注家庭和警察权力在精神病院发展历史中的作用,通过研究日本东京和大阪地区精神病院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地理分布的变迁,分析了其中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

4日下午举办的分论坛第六场由陈昊副教授担任主持。史安梅教授的报告主题为“修身之务”,认为新冠疫情以来,人类正在面临知识权威性的危机。而中国应对疫情的经验体现了中国传统教育中强调的“修身养性”理念,或将为应对目前的知识危机提供一种解决思路。雷震助理教授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不同社群之间的交流,他认为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通讯设施,也不在于语法、词句的翻译,而在于不同社群之间思维方式的结构性差异。科学史学家证明,我们可以实现更高品质的互相理解和对话,同时也要发现和承认目前存在的鸿沟。白馥兰教授的报告主题为“全球的过去,全球的现在:非殖民化技术史,建立新的团结关系”,她认为,近年来技术史学家一直致力于重新绘制一幅去西方中心论、去殖民化的新图景,这促使我们重新思考技术是什么。基于这种考虑,她正在组织编著出版一部全新的《剑桥技术史》。

5日上午,分论坛举行了主题为“国际科技医史学会与当下的科技医史”的圆桌会议,邀请多位科学技术和医学史研究者围绕两个视角开展讨论:一方面是对世界科学技术和医学的共同体的观察,另一方面是国际科学史共同体的困境、挑战和应对举措。张藜、范发迪担任主持,首先由Roy MacLeod、舒喜乐、韩嵩、石云里、塚原东吾五位嘉宾做主题发言,随后铃木晃仁、阿梅龙、潜伟、陈昊、马大年共同参与讨论。与会学者回顾了疫情以来,民族主义、地缘政治、新冠疫情等多方面因素叠加,对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学术活动等方面的影响,呼吁以科学史研究为契机,努力破除交流壁垒,重启对话。同时,与会学者指出,科学史学科正在进入新常态时代,未来在国际合作、史料翻译、数据库建设、数字人文学科交叉、青年人才培养等方面需要做出更多努力。

最后,作为本次分论坛的承办方,张藜教授作总结发言。她表示,在为期两天的研讨会上,二十余位科学技术与医学史学者从多样化的研究视角出发,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奉献了诸多真知灼见,重启对话的最初设想,毫无疑问已经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得以实践,兼具历史视野与现实关怀的研究,必将能够为促进科学的全球合作有所贡献。

刚刚结束的圆桌论坛尤其表明,疫情期间交流受阻的体验,使得促进交流、重塑对话成为全球社会更加热切的共同愿望。后疫情时代,国际学术交流仍然面临来自国际局势的重大挑战,科学技术史与医学史研究者更有义务发挥自身的研究专长,汲取历史经验,为促进当代世界的多元交流提供具有借鉴意义的解决方案。

本次论坛上,Roy MacLeod教授提出,应当在此论坛讨论的基础上,完成基于国际科学技术与医学史学界共识的“北京议定书”(Beijing Protocol),以促进国际学术交流常态化,以多种语言、多种方式持续开展,得到与会学者的一致响应。以国际学界的共同愿望为基础,北京大学科技医史系将积极探索通过建立更加开放、包容、有效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国际合作,帮助提升北京大学的国际化教育水平和全球声誉,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夯实人文基础。


信息动态
上一篇
来源:北大科技医史系 2023-11-08
下一篇
来源:北大科技医史系 2023-11-08

地 址: 北京大学静园一院

邮 编: 100871

联系电话:010-62753220

邮 箱:hstm@pku.edu.cn


北大官方微信

系官方微信